35 岁程序员的副业突围之路:从焦虑到行动
不知道你有没有跟我一样,为 35 岁危机而焦虑,尤其是程序员这一行。“如果突然失业,我能做什么?”—— 这是无数中年程序员深夜焦虑的命题。如果我们不打工或者突然失业,自己会做什么呢?或者说自己能做什么?我们该如何打破 “打工困局”?
最近在看一些副业相关的文章,结合自己的现状,想做一次总结,也算是重新整理思路,如果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或启发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好,我们开始吧!
一、现状:在 35 岁危机的漩涡中挣扎
作为一名中年后端程序员,即将踏入坊间流传的 “35 岁危机” 阶段。如今的行业竞争愈发激烈,大家都在存量市场里拼得头破血流,只为抢占流量、用户和市场份额。作为团队里的 “大头兵”,晋升管理岗基本无望,而且我本身也不喜欢管人。毕竟亲眼见过 leader 岗位承受的巨大压力与责任,那并非我想要的工作状态。
国内中小企业,“技术服务业务” 是常态,能不能赚到钱,关键还得看业务是否足够吸引用户,流量与用户才是生存基本法则。
有人可能会说可以进国企或外企,但如今国企内卷程度也不容小觑。我之前在电科十所待了不到 3 个月,频繁出差、赶项目进度,身心俱疲。那句 “除非你的工作是铁饭碗,否则一切的打工都将毫无意义”,都快被洗脑了。“存量市场拼杀” 的疲惫感,加上 “饭碗随时可能丢” 的不安全感,让危机感从进入互联网行业就已存在,并随着工作年头增加愈发强烈,因此,我整理了近期看到的一些程序员副业思路,欢迎大家一起探讨。
二、出路一:接外包项目,用技术换 “外快”
用碎片时间变现技术,接外包项目是适合过渡期积累的性价比之选。国内有许多外包项目平台可供选择:
程序员客栈:https://www.proginn.com/(精品项目为主)
码市:https://codemart.com/(腾讯系,流程规范)
实现网:https://shixian.com/(技术定制需求多)
软件项目交易网:https://www.sxsoft.com/
猪八戒:https://zbj.com/
接下来,我准备挑选几个平台先试试水,用 “低客单价小项目” 练手。一方面是想看看目前市场有哪些需求以及对于技术的需求程度,另一方便也可以积累人脉,建立口碑
三、出路二:独立开发,打造 “睡后收入”
独立开发和外包有着本质区别,外包本质上还是给别人打工,用时间换钱;而独立开发则相当于成立一人公司,从寻找市场需求、设计产品原型,到开发、上线、发布,再到后期的产品推广与运营,全都得自己一手包办。不难看出,独立开发的难度远高于外包,毕竟以往工作都是被动接受任务,独立开发却要主动挖掘业务需求,并完成整个产品生命周期。
从 “卖时间” 到 “做产品”,独立开发是终极突围方向,初步设想路径:
需求洞察:告别 “被动接活”,主动挖掘市场痛点
技术补全:作为后端程序员,需要补充一些前端知识(小程序 / H5 / App),如果是开发网站,还需要一些web的技能。同时善用 AI 工具,如用 ChatGPT 写前端代码、用豆包做产品调研。
冷启动策略:先做 “0 成本 MVP”(最小可行产品),利用免费工具快速上线,例如用github pages和vercel搭建轻量级网页。
就我目前的情况,完全独立开发不太现实,首先,没法投入大量时间。所以目前想法是:先从工具类小产品入手,比如小程序、app 和网页,从 “下班 3 小时开发 + 周末迭代” 开始,等流量积累后再考虑通过广告、会员等方式变现。
写在最后
焦虑的解药从来不是 “躺平”,而是 “有 Plan B 的行动”。无论是接外包的务实,还是独立开发的野心,关键是打破 “打工思维”—— 当技术不仅是谋生工具,更是创造价值的杠杆,35 岁危机或许会变成 “破局转机”。
你尝试过哪些程序员副业?踩过哪些坑?评论区聊聊吧~